0%

计网概述2

  • 计算机网络定义:
    • 简单定义:计算机网络是一些互相连接的、自治的计算机的集合。
    • 较好定义:计算机网络主要是由一些通用的、可编程的硬件互连而成的,但这些硬件并非专门用来实现某一特定目的(例如传送数据或视频信号),这些可编程的硬件能够用来传送多种不同类型的数据,并能支持广泛的和日益增长的应用

1.4 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和分类

1.4.1 计算机网络的定义

  • 简单定义:计算机网络是一些互相连接的、自治的计算机的集合。
  • 较好定义:计算机网络主要是由一些通用的、可编程的硬件互连而成的,但这些硬件并非专门用来实现某一特定目的(例如传送数据或视频信号),这些可编程的硬件能够用来传送多种不同类型的数据,并能支持广泛的和日益增长的应用

1.4.2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

1.5 计算机网络的性能指标

★1.5.1 速率

  • 速率:连接在计算机网络上的主机在数字信道上传送比特的速度,也称为比特率或数据率。

    比特率越大,计算机网络传输数据的速度越快。

★1.5.2 带宽

  • 带宽:单位时间内从网络中的某一点到另一点所能通过的“最高数据率”,用来表示网络的通信线路所能传送数据的能力。

    速率与带宽的区别:速率是对计算机主机来说的,类似于泵的功率;带宽是对通信线路来说的,类似于管道的口径。

1.5.3 吞吐量

  • 吞吐量:单位时间内通过某个网络(或信道、接口)的数据量。

★1.5.4 时延

  • 时延 = 发送时延 + 传播时延 + 处理时延。

    在上述三种时延中,在忽略处理时延的情况下,如果传输的数据块长度较大,则发送时延占主导,反之传播时延占主导,所以哪种时延占主导要视情况而定。

1.5.5 时延带宽积

  • 时延带宽积:传播时延 与带宽的乘积。

    若发送端连续发送数据,则在所发送的第一个比特即将到达终点时,发送端就已经发送了时延带宽积个比特。链路的时延带宽积又被称为以比特为单位的链路长度

1.5.6 往返时间

  • 往返时间:从源主机发送分组开始,直到源主机接收到来自目的主机的确认分组的信号为止所需的时间。

1.5.7 利用率

  • 信道利用率:表示某信道有百分之几的时间是被利用的(有数据通过)。

    网络利用率:全网络的信道利用率的加权平均。

    注意:当某信道的利用率增大时,该信道引起的时延也会迅速增加。

★1.5.8 丢包率

  • 丢包率:即分组的丢失率,是指在一定时间范围内,传输过程中丢失的分组数量与总分组数量的比率。

    丢包率可具体分为接口丢包率、结点丢包率、链路丢包率、路径丢包率、网络丢包率等。

  • 分组丢失主要分为两种情况:

    • 分组在传输过程中出现误码,被结点交换机丢弃;
    • 分组在到达一台队列已满的分组交换机时被丢弃,在通信量较大时就有可能造成网络拥塞。
---------------The End--------------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