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网络层的任务是:解决分组在多个网络上传输和路由的问题。
4.1 网络层概述
网络层的主要任务是实现网络互连。进而实现数据包在各网络之间的传输。
要实现网络层任务,需要解决以下主要问题:
- 网络层向运输层提供怎样的服务( “可靠传输” 和 ”不可靠传输“ );
- 网络层编址寻址问题;
- 路由选择问题(路由是指路由器从一个接口上收到数据包,根据数据包的目的地址进行定向并转发到另一个接口的过程)。



4.2 网络层提供的两种服务
面向连接的虚电路服务
核心思想:可靠通信由网络自身来保证。

注意:虚电路只是逻辑上的一条线路,并不像电路交换中那样,是实际的一条物理线路。
无连接的数据报服务
核心思想:可靠通信由用户主机来保证。


★★★4.3 IPv4地址
4.3.1 IPv4地址概述
IPv4地址
IPv4 地址就是给因特网(Internet)上的每一台主机(或路由器)的每一个接口分配一个在全世界范围内是唯一的 32 比特标识符。

★IPv4地址表示方法
IPv4 地址表示方法为点分十进制表示方法。

4.3.2 分类编址的IPv4地址

注意:主机号为 “全0” 的地址是网络地址,不能分配给主机或路由器的各接口;
主机号为 “全1” 的地址是广播地址,不能分配给主机或路由器的各接口。
A类地址
A 类地址分为 8 位网络号和 24 位主机号,其中网络号的第一位固定为 0。

A 类地址可分配的网络号为 1 ~ 126。
B类地址
B 类地址分为 16 位网络号和 16 位主机号,其中网络号的最高两位固定为 10。

B 类地址可分配的网络号为 128.0 ~ 191.255。
C类地址
C 类地址分为 24 位网络号和 8 位主机号,其中网络号的最高三位固定为 110。

C 类地址可分配的网络号为 192.0.0 ~ 223.255.255。
D类地址
E类地址
★注意事项
★注意:以下三种情况的地址不能指派给主机或者路由器接口:
- A类网络号为 0 和 127;
- 主机号为 “全0” 的网络地址;
- 主机号为 “全1” 的广播地址。

注意:以下是几种 IPv4 地址的特殊情况:

注意:在分配 IP 地址时,应包括主机 IP 地址、属于该网络的路由器端口的 IP 地址、该网络的网络地址以及该网络的广播地址,例如左上方的网络,除了 65534 台主机所需的 65534 个 IP 地址外,还有路由器端口所需的 1 个 IP 地址,该网络的 1 个网络地址,该网络的 1 个广播地址,所以对于左上方的网络来说,一共需要分配 65537 个 IP 地址,所以只能给其分配 A 类网络号(因为 B 类网络号只能分配 65534 个网络地址),其他网络同理。


4.3.3 划分子网的IPv4地址
划分子网
为新增网络申请新的网络号会带来以下弊端:
- 需要等到时间和花费更多的费用;
- 会增加其他路由器中路由表记录的数量;
- 浪费原有网络中的大量 IP 地址。
划分子网的目的是充分利用申请到的某类网络(A类、B类、C类)的 IP 地址资源。
如下图所示,对申请到的一个 B 类网络 145.13.0.0,可以借用 16 位主机号中的 8 位作为子网号。

但是,为了知道分类 IPv4 地址中的主机号有多少被用作子网号,需要一个划分子网的工具 — 子网掩码。
★子网掩码
32 比特的子网掩码可以表明分类 IP 地址的主机号部分被借用了几个比特作为子网号。其中:
- 子网掩码使用连续的比特 1 来对应网络号和子网号;
- 子网掩码使用连续的比特 0 来对应主机号;
- 将划分子网的 IPv4 地址与其对应的子网掩码进行逻辑与运算就可以得到该 IPv4 地址所在子网的网络地址。

例题1:


例题2:


默认子网掩码
默认的子网掩码是指在未划分子网的情况下使用的子网掩码。

4.3.4 无分类编址的IPv4地址
★无分类编址的IPv4地址
- 无分类编址的 IPv4 地址使用 “斜线记法”,即在 IPv4 地址后面加上斜线 “/”,在斜线后面写上网络前缀所占的比特数量。


例题1:

聚合C类网的数量是指:转化为C类网络地址的数量有多少个,因为C类网络的主机号是8位,剩余的是网络号,所以除去主机号就是能转化的网络数量。
注意:上图例题中,可分配给主机或路由器端口的 IP 地址数量为 2^(32-20) - 2 = 4094 个。
路由聚合(构造超网)
如下图所示,路由器 R1 连接有 5 个网络,如果路由器 R1 直接把它所连的 5 个网络的信息都传给路由器 R2,那路由器 R2 的路由表就要记录 5 条信息,为了减少路由器 R2 的路由表所记录的信息数,可以找这 5 个网络的共同前缀,将其聚合为路由器 R2 的路由表上的 1 条信息,这就称为路由聚合。

4.3.5 IPv4地址的应用规划
给定一个 IPv4 地址块,如何将其划分为几个更小的地址块,并将这些地址块分配给互联网中的不同网络,进而可以给各网络中的主机和路由器端口分配 IPv4 地址。有以下两种方法:
- 定长的子网掩码 FLSM;
- 变长的子网掩码 VLSM。

定长的子网掩码FLSM
- 使用一个子网掩码来划分子网。




- 从上述划分出的 8 个子网中取其中 5 个分配给例子中的 5 个子网即可。
★变长的子网掩码VLSM
- 使用不同的子网掩码来划分子网。



定长的子网掩码通过所需子网的数量来确定子网掩码,子网掩码仅有一个,可能存在划分出的子网可分配的 IP 地址数量不足以涵盖某个子网中所需求的 IP 地址数量的情况,对定长的子网掩码划分出的子网来说,每个子网可分配的 IP 地址数量都是相同的;
变长的子网掩码通过每个子网中所需 IP 地址的数量来确定子网掩码,子网掩码可有多个,可以按需划分出相应数量的子网,每个子网可分配的 IP 地址数量可以不同,减少了对 IP 地址的浪费。